在娱乐圈这片沸腾的“粪坑”里,于正无疑是那个总能挑起最大波澜的“搅屎棍”。他的每一次操作,都能精准搅动出最臭、最混乱的浪花:他在抄袭琼瑶案败诉后,整整六年才低声道歉配资排排论坛,然而道歉函发布后却悄然删除;他一边暗指“潜规则”,一边高调宣布签下十五岁少女;每当新剧即将开播,他总会先发狠话,最近更是宣称《玉茗茶骨》将“爆到无法想象的程度”,顺便为女主角娜扎抬轿:“她可没有遇到我!”这一连串的操作流畅且不失高调,完美诠释了娱乐圈“碰瓷”的高级技艺。
---
一、抄袭如吃饭喝水,脸皮厚如城墙
当琼瑶发现于正的《宫锁连城》与自己作品《梅花烙》的雷同程度让人咋舌时——从人物设定到剧情走向,再到整个故事框架,几乎就像是一个“复制粘贴”的结果——这位言情大师气得差点病倒。2014年,法院一锤定音,判定于正侵权成立,并要求他公开道歉并赔偿500万元。
展开剩余82%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这样的判决无疑会让他们低头认错,但于正的做法却超乎寻常。他不仅拒不道歉,还高调在采访中轻蔑地表示:“琼瑶是谁?她不过是个‘小家’!”直到2018年法院强制要求他登报道歉,2020年他才无奈发布了那份“诚意十足”的道歉函,然而网友仅仅一眨眼的功夫,就发现这封经过六年酝酿的“道歉大作”竟被他悄无声息地删除。
然而,这一切并未影响于正的事业轨迹。他的抄袭案件刚落定,《延禧攻略》依然红得发紫,《玉茗茶骨》依然如火如荼开机。他仿佛不畏法律判决,反而将这层“黑红也是红”的光环巧妙转化为自己的“资本”。于正的核心竞争力,便是那份“我抄我有理,你能奈我何”的强大心态。
二、口无遮拦的战略武器,热搜常驻者
于正的嘴,堪称娱乐圈的“战略核武器”。新剧《临江仙》刚播出,他便迫不及待地晒出了成绩单:“爱奇艺今年第一部集均破3000万的长剧!九天破万!”接着又对外宣称,《玉茗茶骨》将“爆到你们无法想象的程度”,仿佛他手里拿的不是剧本,而是能够引发核爆的开关。
当有人质疑女主角娜扎的演技是否撑得起剧集时,于正毫不犹豫地跳出来:“她没遇到我!只要是好剧本,谁演都能火!”这句话不仅踩到了娜扎的其他合作方,还顺便为自己贴上了“点石成金”的标签。网友纷纷吐槽:“这话一听,就像他拿的是‘女娲造人’的剧本。”
而更绝的,是他处理危机公关时的反应。当《玉茗茶骨》因娜扎的二番位争议闹得满城风雨时,他的经纪人发表了一番“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”这种文艺鸡汤,而于正则完全不慌不忙地回应:“排名?不过是微博上的工具人罢了。”如此一来,他不仅轻松化解了争议,还让自己看起来像个“大度”且“格局开放”的存在,顺势提升了自己在圈中的地位。
三、狗血剧的配方师,审丑经济的代言人
于正深谙“黑红也是流量”的财富密码。无论从《宫》到《延禧攻略》,他的剧永远精准地遵循着“狗血三部曲”:剧情夸张,冲突强烈,人物刻画充满戏剧性。他总是能够迅速把握住市场需求,撞上最热门的题材。《步步惊心》还在筹备时,他的《宫》便抢先播出;《甄嬛传》大热后,他的《延禧攻略》紧随其后,塑造了“黑莲花”这一经典角色。
而《玉茗茶骨》更是延续了这一经典的“狗血套餐”:侯明昊饰演的状元郎在案件中逐渐堕落,最终沦为马夫;古力娜扎饰演的茶王千金,则巧妙地在其中扮演了引导者与棋子的角色,两人斗智斗勇的同时也进行了一段爱情冒险。剧情内容杂乱无章,宛如“古装悬疑爱情职场大乱炖”。但对于于正来说,争议就是热度,骂声也是收视率。
他甚至将自己的“于妈剧”打造成了一个稳定的品牌——女性角色永远压倒男主,服化道过于鲜艳,剧情常常带有明显的“恶俗”感。观众一边批评“狗血剧情”,一边却情不自禁地继续追剧,这种“审丑经济学”正是他在娱乐圈屹立不倒的根基。
四、为何他总能屹立不倒?粪坑生态的必然产物
于正能够持续在娱乐圈兴风作浪,归根结底是这个“粪坑生态”所赋予的必然性。首先,法律的成本过低:即便《宫锁连城》侵权被判赔偿500万,这笔钱早在剧集播出后就已经翻十倍地回来了;其次,行业底线异常灵活:尽管知道他曾抄袭,平台仍然愿意抢着播他的剧;再者,观众的记忆也相当短暂——《延禧攻略》的爽剧人设一出,谁还记得琼瑶为此病倒过?
最讽刺的,是他总能够在娱乐圈的道德底线中精准“淘金”。对于潜规则的传闻,他签下新演员时反而更显高调;演员争番位时,他一句“为宣传方便”便可轻松化解争议。于正就像粪坑中的泥鳅,越是搅动水面,反而越加欢快,因为他知道,浑浊的水就是他生存的氧气。
---
十年过去了,于正从《宫锁连城》抄袭到《玉茗茶骨》,从拒绝道歉到悄悄删掉道歉函,每一部新剧的宣传都越来越高调。这个“搅屎棍”能在粪坑中持续翻滚,不仅是他个人的“功劳”,更是整个娱乐圈“审丑经济学”的产物:平台收割他的流量,演员争夺着他的二番,观众在一边吐槽的同时又继续点击下一集。
只要观众依然捏着鼻子接受他的“爆款预言”,那么于正的狗血流水线就永远不会停产。毕竟,当粪坑成了金矿,谁还会在乎搅屎棍有没有镶金边?
发布于:福建省蜀商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